坝上草原团建拓展专业地接 草原研学夏令营专业地接,草原夏令营专属营地 坝上远山.别院度假酒店 坝上草原2日特价游 丰宁坝上草原自助自驾旅游攻略下载【独家原创】

当前位置: 坝上草原旅游指南 >> 丰宁坝上草原 >> 喇嘛山十里画廊

喇嘛山十里画廊

[编辑:坝上草原] [作者:bashang] [热度:]

喇嘛山十里画廊

喇嘛山十里画廊位于丰宁县城西北28公里处,是去往京北第一草原的必经之地。这里有石就有诗,有山就有画;石如鬼斧神工,山如水墨丹青。

自丰宁县城出发,向西北驱车20分钟后,只见一摩天奇峰兀立公路北侧。停车驻足,极目仰眺,但见危崖峭壁,直耸云霄,雾霭过处,峰景缥缈,时隐时现,形如虚幻。须臾,清风吹过,雾散云飞,砬壁生苍松,危崖披青翠,异石滚滚均有序,奇峰叠叠映朝晖。

有云游者赞道:泰山之雄伟,华山之险峻,黄山之奇绝,庐山之秀丽,竟在这里融为一体,实乃一极好去处!究根求源,此为塞外文明喇嘛山。

喇嘛山景点众多,景色迷人,变化万端,俗称十里画廊。这里除佛珠洞、冰臼公园、甘露禅院、大觉禅寺外,主要还有摩崖造像、马鞍石、神劈石、刀砍石、镇山印、九女峰、窟窿山、天公地母等景观。

摩崖造像 据《承德府志》载,此山原名叫黑山,黑山脚下有座月珠寺。传说曾有一喇嘛教高僧,在月珠寺修行多年,常跨独木横飞两峰之巅。一日,正值大清康熙皇帝塞外巡边路过此地,见状惊讶,随口说道:“险哉,若坠山谷,岂不气绝?”话音未落,那喇嘛便从高空坠下,气绝身亡,惟体无伤痕,慈眉善目。随从忙启奏皇帝:“这喇嘛修行有成,功德圆满,专借皇上金口而往生净土。”康熙后悔不已,当下传旨地方官员,修舍利塔,将其肉身掩葬塔中,并征召能工巧匠,将莲花托足,背放佛光的喇嘛坐像刻在半空垃壁之上,供奉为佛。喇嘛坐像高3.12米,宽2.72米。造像西侧有摩崖刻字,四周碑样阴线圈边,碑额正中竖刻“皇子万岁”楷书;左侧刻“康熙四十年立……”。文字为汉、蒙两种。像的右下角刻有梵文的六字真言。

喇嘛山便由此得名。

几经沧桑,世代变迁,月珠寺和舍利塔早已荡然无存,只剩遗址中的残砖碎瓦,还有半空垃壁上的喇嘛像仍佛光普照。然当地百姓却世代崇奉此佛,演义传说不断……

马鞍石 摩崖造像下的公路西侧,近河水旁处有一巨石孤立,状如马鞍,人称马鞍石。马鞍石南北走向,长3米,高2米,上面刻满了梵文(古印度文字)。因其年代久远,字迹模糊不清,至今无法抄录与辨认。如在上午11点至12点间,有阳光照射时,方能依稀看出些许痕迹。如今,游客每到此地,都喜欢寻找当年的字迹,然后骑在马鞍石上拍下一张张照片。

神劈石·刀砍石 原本巨石两座,却各中有缝隙一条。右侧巨石的缝隙自上而下、缝线较直、似用斧头劈开一般,叫神劈石;左侧巨石缝隙斜下,缝线形如刀砍,为刀砍石。

据传,在远古时期,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,海中有一条黑龙管理着这片海域。几百万年之后,经过沧海桑田,这里逐渐有了人烟。海域虽然变成陆地,但却在九女峰后留下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巨潭。因黑龙在此居住,故称黑龙潭。谁知这黑龙越来越不好好修行,开始变得鱼肉百姓,常要百姓每年向他供奉一对童男童女,否则就不给民间降雨或暴发洪水,使当地百姓民不聊生,苦不堪言。

黑龙的罪恶行径被天兵天将发现后,立即禀报到天庭。玉帝听后甚为震怒,遂命雷公下界降妖除怪。黑龙一见雷公自知性命不保,便四处逃窜,看到山下有两座巨石就匆忙钻了进去。再看那雷公越马至此,左手持刀,右手持斧,甩蹬离鞍,只听一声巨响,两束火光冲天,顿时,两块巨石一分为二,黑龙亦被劈砍成三段,妖气四散。百姓从此得救,神劈石、刀砍石亦被尊崇至今。

如今很多游客凡来到这里时,都毫不犹豫地下得车来,分别从神劈石和刀砍石的裂缝中钻过,祈望能沾上些仙气。虽然缝隙很窄,仅能容一人侧身穿过,甚至较矮的地方还需得弯腰行进,但内中的清凉与神秘感还是令人乐此不疲的。

镇山印 此景位于窟窿山乡高楼村小龙池居民组。在丰宁通往京北第一草原的公路北侧约50米的巨大山崖上,刻有两方石印。一方在正面,一方在右侧,两处相距仅4米。正面印石长2.78米,宽1.58米。右侧印石长1.52米,宽1.06米。竖读。因字迹模糊,很难辨认,只能依稀看清“乾隆二十伍年四月……”等部分文字。石印酷似玉玺,当地传为镇山印。

相传,大清年间,乾隆帝到塞外寻边,曾在此扎寨小憩。闲歇间君臣观山赏景,各抒己见。一向以风水大师著称的一位大臣无意中道:“此地名龙池,南有九女峰,帝王之象矣!”

乾隆听后大为震惊,心想,吾乃一国之君,岂容他处另有称王之地?于是,乾隆便匆忙下了一道圣旨,然后又将玉玺就此一印。众臣恭维道:“万岁英明,这一镇山之印,可保我大清千秋万代矣!”

从此,小龙池这地方只能出戏台上的皇帝了。乾隆皇帝的圣旨和玉玺就变成了现在的两方石印。

九女峰 喇嘛山十里画廊有九座山峰东西排列,一峰俊秀一峰,酷似九位美丽的少女。民间盛传,王母娘娘为庆贺自己生日,曾命宫女下凡,博采人间百宝。九位宫女来到人间,深为民间美景所动,遂入龙池沐浴忘归,以至延误宫廷庆典。王母娘娘一怒之下,派天兵天将下界,将这九位宫女点化为山,故而形成了现在的九座秀丽山峰。

窟窿山 一座巨峰生两孔,东西并排,似天窗一对。有记载曰:其孔高22米,左孔宽14米,右孔宽10米,中间石柱厚2米。北魏郦道元曾在《水经注》中记为“孔山”。

相传,此山是商周大战时,姜太公请杨二郎担山填海,以利进军。于是,杨二郎便来此担山,用扁担穿了两孔,未能挑起此山,便只好放下另寻他山。这样,窟窿山便留了下来,成为塞外一座奇山。山峰上的两个窟窿就是杨二郎担山时用神扁插的。

无独有偶,在窟窿山东北百里之遥的黄旗镇境内,也确有与该山形状完全一样的窟窿山。这就是所谓的“一根扁担两头挑。”

远望窟窿山,似月落峰尖;登临窟窿山,见双孔飞云。再看连绵群山,云雾缭绕,朦朦胧胧,霞光万道,一派绚丽景色。

天公地母 天公地母又名阴阳石,因其外形极似男女生殖器官而得名。天公地母石生长于窟窿山境内的公路两侧,天公石在路南的山峰之上,地母石在路北的山下,两石直线距离约1.5公里。          

眼前这根神奇雄壮、直挺向上的大石柱,之所以被称为天公石,是因为它那既形似又神似的阳刚之气。天公石发育健全,有玉柱,有睾丸,无论从颜色、形状上,还是从轮廓、比例上,怎看怎像一巨活

脱脱的男性之根。而地母石更是形象绝伦,无论从比例、形状,还是颜色上看,简直就如放大了若干倍的女性阴具。

天公地母石不愧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。据当地老人讲,二者在每年冬至时节下午的某个时辰,还可进行一次自然“交配”。那时太阳所的光线,正好把天公石、地母石连接在同一条线上。

阴阳石虽然各地都有发现,但丰宁当地人却习惯把它叫作天公石、地母石,倍加尊崇。这两个名字流传由古到今,并非临时编造。大概,这也许就是古代性崇拜的延续吧。

 

网站介绍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
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