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按照“大旅游、大产业、大发展”的总体思路,依托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,通过采取政府引导、部门帮扶、规范管理等措施,在旅游沿线发展起了乡村旅游。截至目前,该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乡镇达到12个,农户达到183户,其中开业148户,挂牌87户,初步形成以中部棋塞公路沿线为主,东部四姜公路与西部御克公路沿线为辅,并以此三条线为骨架,呈扇型结构,带动周边乡镇快速发展的格局。2006年,全县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6.1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321.8万元,户均增收2万多元。
该县自2004年开始,依托坝上丰富的旅游资源,本着“政府搭台、农户唱戏、大众参与、协调管理”的原则,推出了“住农家屋、吃农家饭、学农家活、享农家乐”系列旅游套餐项目,大力发展起了乡村旅游。县委、县政府高站位决策、高起点谋划,努力在政策、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。并从2005年开始每年专门从县财政拨款10万元作为乡村旅游发展奖励基金,直接拨款2万元补贴农户改水改厕,改善接待环境,大大激发了农户发展产业的热情。随后,相关乡镇也成立了乡村旅游领导小组,积极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。棋盘山镇设立了乡村旅游办公室,由人大主席任主任,责成4名专职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;御道口乡实行了乡干部包户的办法,每名干部包扶一户,随时随地入户指导,为农户吸引客源;哈里哈乡成立了乡村旅游协会,制定了发展规划,完善了规章制度,使乡村旅游步入了规范化、规模化的发展轨道。
该县还努力整合各方面力量对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帮扶。为促进本地乡村旅游业早日步入正轨,各相关乡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。2004年以来,哈里哈乡累计投入资金210万元,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村的道路硬化进行了重点扶持。御道口乡投入资金2.8万元,为农户做灯箱、对联等,装扮出了浓郁的农家特色。四道沟乡为支持农户发展,由干部职工担保为农户贷款,较好地解决了农户起步资金短缺困难。同时,各帮扶部门也纷纷从资金和物资上对发展乡村旅游农户给予支持。2004年以来,全县共确定乡村旅游帮扶部门59个,帮扶农户达到了76户,帮扶资金累计达到34万元,为农户引领客源5万人次,为农户增收97万元。
在此基础上,不断创新经营、管理方式方法,全力保证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。同时,不断加大宣传促销力度。2006年,组织各乡镇及部分农户参加了廊坊“北方十省市旅游交易会”,举办了“木兰围场乡村 旅游宣传推介会”,共与80余家旅行社进行了联系与沟通。还组织哈里哈、棋盘山、龙头山、山湾子、御道口等乡镇参加了在承德举办的由60多家旅行社、100多人参加的乡村旅游宣传推介会,进一步宣传了围场的乡村旅游资源,吸引了大量客源。